應繼分、特留分全解析!一篇了解計算方式&差別

posted in: 生活理財 | 0

最近更新日期: 2025-11-03

應繼分、特留分全解析!一篇了解計算方式&差別〖久通代書〗

家中長輩離世後,遺產該怎麼分呢?你可以透過「應繼分」、「特留分」來分配遺產。本文將為你說明應繼分與特留分的定義、比例,並告訴你2者的差別,千萬不要錯過!

應繼分是什麼?有哪些適用情況?

應繼分意思是法律預設每位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比例。若發生以下情況,法律就會依照應繼分來分配遺產:

  • 被繼承人沒有立遺囑。
  • 所有繼承人無法達成遺產分割共識。
  • 被繼承人有立遺囑,但部分財產未明確分配。
應繼分適用情況〖久通代書〗

應繼分比例多少?如何計算?

應繼分比例

根據民法第1144條規定,配偶與其他法定繼承人應繼分比例如下:

繼承人應繼分比例
配偶+直系血親卑親屬(如子女、孫子女等)配偶與直系血親卑親屬平均分
配偶+父母配偶1/2,剩餘1/2由父母平均分
配偶+兄弟姊妹 配偶1/2,剩餘1/2由兄弟姊妹平均分
配偶+祖父母配偶2/3,剩餘1/3由祖父母平均分

計算範例

舉例:小久與妻子結婚但沒有孩子,家中只有父母。若他過世後留下1,000萬的財產,那麼各繼承人取得的遺產金額為:

  • 妻子:1,000萬×1/2=500萬。
  • 父母:1,000萬-(1,000萬×1/2)=500萬,他的父親、母親再平分500萬,各得500萬×1/2=250萬。

特留分是什麼?

特留分是在被繼承人有寫遺囑指定遺產分配方式的情況下,法律保障繼承人能繼承到的最低遺產比例,目的是保障繼承人的基本生活、確保遺產分配的公平性。

特留分比例多少?怎麼計算?

特留分比例

根據民法第1223條規定,繼承人的特留分比例如下:

繼承人特留分比例
配偶應繼分的 1/2
直系血親卑親屬(如子女、孫子女等)應繼分的 1/2
父母應繼分的 1/2
兄弟姊妹應繼分的 1/3
祖父母應繼分的 1/3

計算範例

舉例:小琪因病過世,留下500萬的財產。她和丈夫結婚後沒有孩子、家中只有哥哥,那麼她的丈夫和哥哥取得的遺產金額為:

  • 丈夫:500萬×1/2=250萬(應繼分)。由於丈夫的特留分比例為應繼分的1/2,因此他取得的特留分為250萬×1/2=125萬。
  • 哥哥:500萬-(500萬×1/2)=250萬(應繼分)。由於哥哥的特留分比例為應繼分的1/3,因此他取得的特留分為250萬×1/3≒83萬。

應繼分、特留分差別在哪?

了解應繼分與特留分的定義、比例後,以下快速比較2者的差別:

比較項目應繼分特留分
定義法律預設的遺產分配比例法律保障的最低遺產繼承比例
計算基礎依繼承順位、人數計算依應繼分的 1/2 或 1/3 計算
適用情況無遺囑或部分遺產無遺囑有遺囑但侵害特定繼承人權益
應繼分與特留分的差別〖久通代書〗

應繼分、特留分常見問題

Q1.特留分可以拋棄嗎?

可以,拋棄特留分只是放棄繼承人應得的最低財產保障權利,並非失去繼承權。若想拋棄特留分,只要在繼承開始後,向其他繼承人明確表示意思即可。

Q2.特留分被侵害怎麼辦?

若被繼承人遺囑中指定的遺產分配有侵害特留分,特留分被侵害的繼承人可依民法第1225條規定行使「扣減權」,要求受遺贈人減少或退還超出特留分的部分
※貼心提醒:根據民法第1146條第2項規定,若特留分被侵害的繼承人想行使扣減權,須在知道特留分被侵害時起2年內提出;不知道的話則須在繼承開始後10年內提出。

Q3.若父母先於祖父母過世,孫子女可以繼承其父母的應繼分嗎?

可以,若父母是祖父母的遺產第一順位繼承人,但已過世或喪失繼承權,孫子女可根據民法第1140條規定,代位繼承其父母的應繼分。

結語

以上是應繼分與特留分的介紹,不論你正面臨繼承問題,或希望事先做好遺產規劃,都須仔細了解應繼分與特留分,並諮詢專業律師,才能保障家族財產與自身權益。

免費線上諮詢  ▎久通代書
24H服務專線  ▎久通代書

了解更多貸款相關文章: